ERP系統下的數據邏輯分析
如何保證財務數據準確、及時、完整?從數據的流向方面,應該從業務端數據、業務端到ERP系統端、財務數據處理三個方面把控。業務端數據包括業務端直接在ERP系統數據和通過單據收集的業務端數據,這個方面需要規范好業務端輸入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業務端到ERP系統端主要是業務數據需要了解系統數據邏輯。財務數據處理如果是ERP系統下,則是需要規范ERP系統下的會計處理。由此在ERP系統下,企業會計處理要做到準確、及時、完整,對于系統的了解不能局限于如何操作,還要了解系統數據的邏輯。理解ERP系統設置01為什么要了解ERP系統設置?目的之一就是要知道系統如何將業務端數據,利用系統設置轉換為財務所需的數據。首先我們來看這一個問題:兩張發票,數量、單價一致但價稅合計不一致,一個是:2594.50一個是2594.48,無稅金額也不一致。數量25,含稅單價:103.78,稅率13%。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問題呢?若報價含稅:
價稅合計=103.78*25=2594.5若報價不含稅:
無稅單價=103.78/1.13=91.84
無稅金額=91.84*25=2296
價稅合計=2296+2296*13%=2594.48那么看看價格表記錄:發現兩個不同供應商對應的存貨記錄一個是報價含稅一個是不含稅;若報價含稅,則數量、稅率、報價不變,依次計算:
價稅合計=含稅單價×數量
無稅金額=價稅合計÷(1+稅率)
稅額=價稅合計-無稅金額
無稅單價=無稅金額÷數量若報價不含稅,則數量、稅率、報價、扣率不變,依次計算:
無稅單價=含稅單價÷(1+稅率)
無稅金額=無稅單價*數量
稅額=無稅金額*稅率
價稅合計=無稅金額+稅額從上面兩個計算公式就可以看出計算結果的不同了,一個是以含稅價格為準推算無稅價格,另一個是以無稅價格為準推算含稅價格,自然會出現尾差情況。價格是否含稅直接影響到了對金額的計算結果,一般出現此情況時都是客戶單價設置是否含稅與實際發票單價是否含稅計算相反造成(客戶習慣以金額為準),可以通過逐步查找客戶價格設置情況,修改系統使其與實際發票算法一致。然后對于ERP系統下的成本核算,作為企業會計不能只是了解“料工費”的歸集和分攤,還需要知道業務端數據如何進入ERP系統,這里就涉及系統的設置問題了。這里以制造業生產為例,探討系統設置。非系統模式下,企業組織生產按照工單管理模式,數豆職人工廠是生產豆粉的公司,其分為三個工序,挑選、粉碎、包裝,每道工序所需資源為:篩選和清潔機器、粉碎機、包裝機和封裝機。三個成本中心分別為:挑選車間、粉碎車間、包裝車間。成本對象為:黃豆粉和黑豆粉。如果沒有ERP系統,企業收集整個生產過程之中的數據,更多的依賴紙質單據(工單),那么業務端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方面可能存在欠缺。對于成本初學者,更多的人只是關注怎么算成本(歸集與分攤)。比如企業是以實際工時(機器工時、人工工時等),作為分攤人工和制造費用的標準。那么分攤規則是:按照實際耗用的工時來核算在產品和完工產品應該負擔的成本。車間將每天的工時信息統計上報。成本計算時系統先按成本構成項目加總計算總成本。用總成本除以實際總工時得出分配率。再用在產工時乘以分配率得出在產品應負擔的費用。用總工時減去在產工時再乘以分配率得出完工產品應負擔的費用。分配公式:
分配率=待分配費用、實際總工時
完工產品應負擔費用=(實際總工時-在產品工時)*分配率
在產品應負擔費用=在產品工時*分配率假設當月生產數豆機器工廠,有四個車間,三條產線(A、B、C三個產線,本例子只計算A產線),其中A產線實際工時240,在產工時60。A產線根據領料單材料費用20萬(完工產品15萬,在產品材料5萬),人工費用10萬,制造費用8萬。人工分配率=100000/240=416.67,
完工產品應負擔人工=(240-60)*416.67=75000元
在產品應負擔人工=60*416.67=25000元
制造費用同理以上計算和成本教材里面比較,只是從車間(假設為一車間、二車間、三車間),細化到產線(A、B、C三個產線)。但是如果只是按照以上計算,還是停留在理論成本計算,與實務相差甚遠。ERP系統的成本,通俗說更多的是計算工單成本。A產線實際工時240,其中在產工時60。當月A產線有100個工單(工單實際總工時240,其中完工工單工時180,在制工單工時60)。其中A01工單完工(工時20),A02工單未完工(工時5)。則計算工單人工分攤成本人工分配率=100000/240=416.67,
A01完工工單分攤人工:20*416.67=8333.4
A02在制工單分攤人工:5*416.67=2083.35
當月其他99個工單人工分攤同理,制造費用計算同理。但是以上計算就一定準確嗎?不一定,還需具體結合生產實際來分析。假設以上計算是基于A產線產品生產節拍較快,當月工單都在當月完工,各工序之間不存在跨度較大的流程。如果A產線18個工序,根據生產實際被劃分為三個半產品。成本中心也劃分為甲乙丙三個中心歸集費用。甲成本中心作為貼片環節,乙成本中心為插件環節,丙成本中心為組裝環節。各環節下涵蓋不同小工序,合計18個工序。假設甲成本中心歸集人工2萬,實際工時40,乙成本中心歸集人工5萬,實際工時150,丙成本中心歸集人工3萬,實際工時50。合計人工10萬,合計實際工時240。甲成本中心分配率=20000/40=500,乙成本中心分配率=50000/150=333.33,丙成本中心分配率=30000/50=600。
舉例:那么工單甲A001完工工時8,分攤人工:500*8=4000。工單甲A002在制工時3,分攤人工:500*3=150。甲成本中心其他工單計算略。
乙丙成本中心工單成本同理可得(計算略)以上計算就一定準確嗎?還不一定。還需要根據實際來看,假設數豆機器人工廠,有A、B、C三個產線。每個產線的第一工序是貼片,那么成本中心需要設置貼片成本中心。假設貼片成本中心人工成本100萬,實際工時50,分配率=2,貼片成本中心三個工單:A01工單、B01工單、C01工單。需要各個工單實際工時*分配率。然后A、B、C三個產線第二個環節和第三個環節,是各自產線歸集分攤。初學者對于成本學習,可能就此停留在在這里,但是實務中成本核算更多的在于業務的規范,以及對于異常業務在系統中處理為非異常。比如實際工時和在產工時,實際能夠準確取得?在系統中如何控制?比如A、B、C三個產線出現人員調撥,工時如何管控,系統記錄是否異常?比如A產線有十八個工序,那么系統怎么根據工序設置取數,是否需要在十八個工序之間設置幾個半產品,還是設置十八個半產品? 所以在ERP系統下,我們必須了解系統的設置,只有了解系統設置,才能明白數據如何在各環節流轉,以便規范業務和發現業務數據問題。以下簡單舉例闡述需要了解系統的一些設置,具體企業可以根據自家企業ERP藍圖進行了解。
ERP系統數據邏輯舉例02
(一)系統表單數據邏輯(以采購與應付賬款舉例)采購環節
數量
價格
稅額
合計
采購合同
合同數量
合同不含稅價
稅額
價稅合計
采購訂單
采購數量
取合同不含稅價
稅額
價稅合計
采購應付單
應付單數量根據采購入庫發票價格及采購費用分配等作為應付單價格
稅額
不含分配進入的采購費用采購入庫單
實際入庫數量根據采購應付單反寫入庫價格
如果本月采購入庫單未下推應付單,則采購入庫單價格為采購訂單價格。(如果分配計入采購費用,則含分配計入采購費用)
如果本月采購入庫單下推應付單,則采購入庫價格為根據采購應付單反寫金額(如果分配計入采購費用,則含分配計入采購費用)
稅額
價稅合計
采購付款單
實際付款金額
稅額
實際付款金額(二)系統成本調整舉例1.入庫成本調整入庫成本調整因系統不同可能存在多種處理方式,以下用常見的方式,舉例說明入庫成本調整單(系統存在多種調整方式,以下舉例其中一種差異調整方式)。(1)所有材料不管當月是否收到發票,都是先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 10000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 10000(2)收到發票月份
①一致
借:應付賬款-暫估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 1300
貸:應付賬款 11300 ②不一致
借:應付賬款-暫估款 10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1313
貸:應付賬款 11413(3)入庫成本調整單
借:原材料 100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1002.出庫成本調整采購入庫調整單生成出庫成本調整單:支持“按上期出庫、結存比例”、“不生成”和“全部生成”三種調整方式。采購入庫調整單是由發票金額予以前期間入庫成本存在差異時補差生成,因是前期入庫,因此存在前期已部分耗用或全部耗用的場景,而當期收到發票補差是對整個入庫單的成本調整,如當期期初庫存數量與補差數量不匹配,則容易導致調整后的期初加權平均價偏低或偏高,甚至成本極其異常的情況。通過按上期發出、結存比例生成出庫成本調整的話,可以科學合理地使期初加權平均價回到真實成本范圍。選擇“不生成”,則不生成出庫成本調整單,但入庫調整后的期初成本可能失真或異常。選擇“全部生成”,則入庫成本調整單全部生成出庫成本調整單,期初成本不受入庫成本調整單的影響。系統可以設置是否根據入庫成本調整單生成出庫成本調整單。如果勾選的話,此入庫成本調整單會生成對應出庫成本調整單。例1:9月某物料A采購入庫100個,暫估1、個,成本100,出庫20個,成本為20;10月收到采購發票單價為2、個,采購發票核銷時生成采購入庫調整單100*(2-1)=100調整后的存貨單位成本=(100-20+100)/(100-20)=2.25。根據參數按上期出庫數據與結存數量的比例將生成出庫成本調整單100*20/100=20,即存貨單位成本=(100-20+100-20)、(100-20)=2雖然實際業務比這個案例復雜的多,但通過此種處理,可以較真實地反應存貨成本。假設上例系統勾選了根據采購入庫成本調整單生成出庫成本調整單,且材料加工產品全部銷售出庫。則分錄為:
出庫成本調整單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
貸:原材料 100例2:2021年9月采購入庫單A物料數量10個,單價1USD,金額10USD,2021年10月應付單A物料10個,單價1.5USD,金額15USD,主賬簿本位幣為RMB,勾稽核算參考如下表:單據
數量
原幣單價
金額
匯率
本位幣單價
本位幣金額
采購入庫單
10
1
10
6
6
60
應付單
10
1.5
15
7
10.5
105
成本調整單
45成本調整單調整金額(本位幣)為45,其中:
價格差異=(應付單原幣單價-入庫單原幣單價)*數量*應付單匯率=(1.5-1)*10*7=35;匯率差異= 入庫單原幣單價*數量*(應付單匯率-入庫單匯率)=1*10*(7-6)=10成本調整單調整金額(本位幣)為45,根據系統設置此45可以根據實際調整原材料、庫存商品、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有的系統設置是,所有的材料不管是否當期收到發票,統一以暫估方式生成會計分錄。但是要注意,暫估金額只是一個過渡。同一期,暫估入庫金額會直接按應付的金額核算,如果你先把暫估入庫生成憑證了,然后再生成當期取得發票分錄,也會產生成本調整單。3.成本調整系統設置
以上了解系統基礎設置,了解系統生成流程設置,一個層面是知道成本數據是如何在系統各個環節流轉的,另個一個層面就是對于非標準業務轉換為標準業務。
比如涉及成本異常處理:在生產流程中存在生產異常的處理,如終止或作廢生產訂單,當核算在制品成本時,該工單在制材料成本需要轉出。根據系統不同,存在兩種處理方式。
1.如果還未有完工數量,必須先做生產退料,再終止或作廢生產訂單時。
借:原材料-原材料
貸:生產成本-材料費用
2.如果生產了一半已形成工序在制品,則終止或作廢生產訂單時,系統會自動生成【成本調整單】
借:生產成本-成本調整
貸:生產成本-材料費用
對于成本調整金額,如果需要將其調入當期正常生產訂單中,那么就需要進行月底的二次計算。將自動生產的成本調整單的金額匯總后,手工錄入到【費用數據表】中,建立單獨的費用分配組【成本調整分配】,并手工創建分配標準,分配標準中需要剔除當期生產終止作廢的生產訂單。
成本計算后,將把成本調整金額轉入當期生產成本中。
借:生產成本-材料費用
貸:生產成本-成本調整